北京市石景山区人民政府——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开展地方政府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综合改革试点
进 展 情 况 信 息
附件1:召开的会议
会议名称 |
“国家改革试点”实施方案论证评审 |
会议时间 |
2011 年9月29日 |
会议地点 |
北京市教委会议室 |
参会人员 |
北京市教委高教处黄侃处长主持,北京市教委孙善学委员、高教处黄侃处长、张树刚副处长、市教委发展规划处、财务处负责人;北京劳动保障学院李继延院长、北京青年政治学院梁绿琦院长、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吴马群院长及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赵文书记、王海平院长、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长陈建民院长等。 |
内容摘要 |
1 、两个试点院校院长汇报编制的“国家改革试点”实施方案。 2 、与会专家听取实施方案并提出许多建设性意见与建议,院校进行答辩。。 3 、孙善学委员在总结讲话时要求试点院校聚焦试点主题,重点突破推进试点工作;试点工作要围绕区域经济社会需求,及时提出政策需求;试点工作必须出经验,以资借鉴;两个院校的工作方案要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后进一步完善充实。 |
涉及哪些 试点项目 |
实施方案中所有试点项目 |
会议名称 |
“国家改革试点”工作研讨推进会 |
会议时间 |
2011 年10月21日 |
会议地点 |
北京西峰山庄 会议室 |
参会人员 |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马平书记、陈建民院长、冯海明副院长;示范办、产学合作办、教务处、科研处、财务处、信息中心以及各位教学系部等部门负责人。 |
内容摘要 |
1、通报了市教委组织专家对我院提交的《开展地方政府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进行论证评审的情况; 2、对进一步推进试点工作进行研讨,要求相关部门聚焦试点主题,重点突破,推进试点工作; 3、对学院国家改革试点2011项目进行论证,强调各项目必须紧扣实施方案。 4、讨论了向上级提交的推进 “国家改革试点”近期所需要的政策支持。 5、组织学习了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财政局下发的《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建设项目“开展地方政府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管理暂行办法》;要求各部门在项目编制、执实施等各个环节严格贯彻执行。 |
涉及哪些 试点项目 |
实施方案中所有试点项目 |
会议名称 |
“国家改革试点”2011项目专家论证咨询会 |
会议时间 |
2011 年11月17日 |
会议地点 |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第一会议室 |
参会人员 |
市财政局、市教委、市财政评审中心专家组;冯海明副院长,学院各立项部门负责人与项目负责人。 |
内容摘要 |
1、对立项的16个“国家改革试点”2011项目进行充分的咨询论证,专家组考察项目现场。 2、对照《实施方案》与《项目管理暂行办法》进行完善提高,以利提高项目绩效。 |
涉及哪些 试点项目 |
实施方案所列 项目二 推进产教融合,助力区域产业结构升级调整。 项目三 深化育人机制改革,着力打造西部地区转型。 项目四 加强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着力构建西部地区企业技术服务与培训中心。 |
附件2:出台的文件
(除填写表格外,另附文件正文)
文件标题 |
无 |
文 号 |
|
内容摘要 |
|
涉及哪些 试点项目 |
|
附件3:工作情况和重点活动
标题 |
“强军育才接力工程”首期职业技能培训班结业 |
内容摘要 |
7 月19日 ,“强军育才接力工程”首期职业技能培训班结业典礼隆重举行。院党委马平书记出席仪式并作重要讲话。出席结业式的领导还有石景山区委荣华书记、岳德顺副书记和北京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廖可铎以及相关军地校领导。 |
涉及哪些 试点项目 |
实施方案所列项目五 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为现役和复转军人提教育培训。 |
标题 |
石景山区委、区政府以及北京军区领导慰问我院教职员工 |
内容摘要 |
为感谢我院对“强军育才”接力工程的大力支持,9月6日,在教师节即将来临之际,北京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廖可铎、北京军区政治部办公室副秘书长刘长金、北京市石景山区委副书记岳德顺、石景山区民政局局长王军辉、石景山区民政局副局长李秀国等来校慰问我院教职员工。军、地领导同我院院长陈建民、党委副书记任保奎、副院长冯海明以及为“强军育才”接力工程付出辛勤努力的全体授课教师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会谈。。 |
涉及哪些 试点项目 |
实施方案所列项目五 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为现役和复转军人提教育培训。 |
标题 |
探索中高职衔接工作,统筹区域职教协调发展 |
内容摘要 |
由石景山区教委牵头,与黄庄职业高中建立对口支援的校际合作关系,开展中高职衔接试点工作。开展“知识+技能”的自主招生考核方式,探索建立中职毕业生对口直接升入高职院校制度,实施“3+2”分段培养;探索中、高职课程相贯通,职业技能成果与学习成绩的互认与衔接的办学机制。 经过几次磋商研讨,初步决定先从金融会计专业开展试点,制定方案,稳妥推进。 |
涉及哪些 试点项目 |
实施方案所列项目三第一条 开展职业教育分级制度改革试验,探索职业教育制度现代化。 |
标题 |
全院实习责任险做到应保尽保,初步建立学生实习管理保障体系 |
内容摘要 |
为探索建立职业院校学生实习管理制度体系与保障机制,引导企业积极接受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调动企业参与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积极性。从2011年9月1日起,为全院学生统一投保实习责任险与校方责任险,做到两项保险“全覆盖”。 |
涉及哪些 试点项目 |
实施方案所列项目六第三条 建立职业院校学生实习管理保障体系 |
标题 |
学院与北京智启维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联合开展“逆向工程技术”合作教育。 |
内容摘要 |
为主动服务北京经济建设,促进装备制造业升级,学院与中关村石景山园高科技企业北京智启维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合作开展“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定向教育,培养三维扫描系统装调、维护、操作以及逆向测量与技术服务方向学生 合作内容还包括在我院建立“智启维恩逆向工程实训室”,作为校企双方“产、学、研”合作平台,联合开展面向社会的技术培训、开发、应用、推广等长期、深度的校企合作活动,并为相关企业进行职工岗前培训、转岗培训和专业技能培训等。 |
涉及哪些 试点项目 |
实施方案所列 项目二,项目四 助力区域产业结构升级调整,对接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构建西部地区企业技术服务与培训中心之机电技术应用服务中心。 |
标题 |
学院与北京青年创业园石景山园联合举办创业大赛 |
内容摘要 |
通过创业大赛这一广阔的平台,让同学们在参赛的过程中进一步去挖掘自己的潜能,发挥自己的潜力,施展自己的才华。 创业大赛是以创业小组形式参赛的,利用跨学科、跨年级组建优势互补的团队创作出的作品进行比赛,创业作品需要各学科专业知识的有机结合。 创业大赛将重点培养参赛者的团队精神、协作意识和责任感。 |
涉及哪些 试点项目 |
实施方案所列项目四第8条 学院围绕石景山区及北京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加强与本区域内企业特别是中关村石景山园的合作,开展科技创新、技术服务和社会培训,建立青年就业创业基地。 |
附件4:典型经验报告表
(除填写表格外,另附典型经验文字材料)
标题 |
实施强军育才接力双拥工程 |
产生背景 |
石景山区是北京军区总部驻地,连续多年被国务院命名为“全国双拥模范区”。 为落实党中央提出的走军民融合式发展之路的要求,提升驻区部队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和官兵参与社会竞争的能力,推动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良性互动,学院与石景山区委区政府和北京军区共同发起“强军育才接力工程”,义务为驻区部队现役官兵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义务为为城乡退役士兵免费提供高职教育与技能培训。 |
主要做法 |
学院院作为石景山区首个“强军育才培训基地”,承担并高质量完成了首期职业技能培训任务。首期培训主要由学院院义务为驻石景山区部队官兵进行汽车维修、平面图像处理、网页设计制作这三项技能培训。共有近150名驻区部队官兵接受了为期3个月的培训。通过培训学习,138名参训学员通过了考核,获得由我院颁发的《职业技能培训结业证书》,其中有35名学员通过考核,获得国家人保部和行业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有16名学员被评为优秀学员。 |
主要成效 |
2011 年8月31日 晚,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在报道“北京市推出一系列征兵新举措”时,对我院与北京军区,石景山区委、区政府联合开展的“强军育才培训工程”进行了报道。 |
推广建议 |
巩固现有3个培训专业的基础上,再增加开设4个培训专业,全面推开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实现培训全覆盖目标,力争使驻区官兵在服役期间接受一至两次专业技能培训,为提升驻区部队执行多样化军事任务和官兵参与社会竞争能力服务。 |
涉及哪些 试点项目 |
实施方案所列项目五 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为现役和复转军人提教育培训。 |
强 军 育 才 接 力 双 拥
-------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实施“强军育才接力”工程纪实
2010
年10月,经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批准,石景山区政府和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承担了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建设项目的子项目-----开展地方政府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在石景山区建立“高等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建设任务。
石景山区是北京军区总部驻地,连续多年被国务院命名为“全国双拥模范区”。
为落实党中央提出的走军民融合式发展之路的要求,提升驻区部队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和官兵参与社会竞争的能力,推动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良性互动,推动“高等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建设任务,学院与石景山区委区政府和北京军区共同发起“强军育才接力工程”。
从2011年3月起,着眼官兵“回到部队用得上,退役以后有特长”的现实需要,学院为驻石景山区的部队官兵开设5大类12项职业技能培训课程,承担了针对现役士兵的技术培养与技能培训。
首期培训由学院院义务为驻石景山区部队官兵进行汽车维修、平面图像处理、网页设计制作这三项技能培训。共有近150名驻区部队官兵接受了为期3个月的培训。
通过培训学习,138名参训学员通过了考核,获得由我院颁发的《职业技能培训结业证书》,其中有35名学员通过考核,获得国家人保部和行业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有16名学员被评为优秀学员。
7
月19日
,“强军育才接力工程”首期职业技能培训班结业典礼举行。石景山区委荣华书记、岳德顺副书记和北京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廖可铎等领导与院党委马平书记出席结业典礼并做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2011
年9月6日
,在第27个教师节来临之际,石景山区委副书记岳德顺、北京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廖可铎等军地领导莅临学院向我院全体教师致以节日的慰问和良好的祝愿。在随后举行的军地校座谈会上,三方领导就进一步推动融合科学发展进行了研讨与展望。
岳德顺副书记高度评价了学院为“强军育才工程”所做的重要贡献,并指出“强军育才”接力工程是一项创新工程,是利军工程,利民工程,部队的战士们在退伍后能够发挥自己的特长,会为社会作出更大贡献他希望军地校三方共同努力,本着“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将“强军育才”接力程办出特色,办出精品,办出品牌,使战士们经常受教育,长期得实惠。
廖可铎副主任指出:军民教育资源的融合式发展,可以有效提高部队的战斗力,服务生产力,“强军育才”接力工程作为一个新生事物,目前取得了良好的开端,应该作为向全国推广的典范。
座谈时,学院陈建民院长总结了“强军育才”接力工程所取得的成绩。他说,经过军地校三方的共同努力,首期“强军育才”接力工程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力,我院作为首个“强军育才”接力工程的培训单位,为实现“入伍即入学,在伍有作为,退伍即成才”的目标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陈院长表示,学院将再增加开设4个培训专业,全面推开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实现培训全覆盖目标,力争使驻区官兵在服役期间接受一至两次专业技能培训。
我院在“高职综改区”开展的“强军育才培训工程”,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北京日报》、北京电视台等首都各大媒体纷纷进行了专题报道。
2011
年8月31日
晚,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在报道“北京市推出一系列征兵新举措”时,对我院与北京军区,石景山区委、区政府联合开展的“强军育才培训工程”进行了报道。
今后学院还将广泛开展针对复转军人的技能培训与再就业培训,成为石景山区“复转军人培训基地”,开展系列“拥军优属”服务,推进军地融合发展。